page banner background image

砒霜还是蜜糖?浅谈美股生物医药投资准则

生物医药公司分类


美股的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板块,大体上可以分为生物医药制药,医疗器械诊断以及医疗保险三块。今天要讨论的主要是生物医药制药行业,大致上又可以分为制药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不算粉单市场,在纳斯达克(Nasdaq)等常见的交易市场上市的公司大概在600多家左右。这600多家公司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大型制药公司,比如Johnson & Johnson(J&J), Pfizer(PFE), Novartis(NVS), Merk(MRK), Bristol-Myers Squibb  (BMY), Amgen (AMGN), Gilead Sciences(GILD), Biogen (BIIB), AbbVie (ABBV) 等。这些都是医药行业里的巨无霸,大土豪。市值高,盈利相对稳定、产品线深厚,有钱发股息。这类公司属于各种机构的最爱(或者最恨)。市场上一有点控制药价的风声,先挨刀的就是这批大公司。这些大公司的股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健康板块的走势。针对这些股票的分析师多如牛毛,市场的有效性也比较高。小散想找到股价定价错误、偷鸡一把的机会不多。


(2)商业化中晚期的中小公司。这一类公司已经有产品上市,每年有着可观的产品收益。虽然还有可能亏钱,但是至少商业前途看着不错。这样的公司包括了 Alexion (ALXN),Incyte(INCY),BioMarin (BMRN),Sarepta (SRPT),Exelixis (EXEL),Amarin (AMRN)、 Neurocrine Biosciences(NBIX)等。这类的公司一般靠着一个或者几个明星药品维持收益,经常是被第一类公司收购的对象。类似于大药厂,这一类公司市场研究的也比较透,但是在某些新闻/催化剂公布的时候也容易被误杀,有一定偷鸡的机会。


(3)商业化早期的中小公司。公司可能只有一个药物获得FDA的上市批准,处于商业化早期所以盈利还是个很大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公司比如ACADIA (ACAD),Portola (PTLA)、Puma Biotechnology(PBYI)、Adamas(ADMS)等。这一类的公司临床研发的风险已经被降低,但是商业化大多做的非常艰辛。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小药厂推商业化很容易粉身碎骨。销售数据稍微不及预计股价就有可能腰斩,商业化推的不好公司还可能破产(比如SGYP/AKAO)。当然从收购的角度来讲这一类别的公司也容易受大公司的青睐,比如近些年被收购AVXS/LOXO/ONCE/ARRY/TSRO等。


(4)处在研发阶段的中小公司。根据有没有产品在临床三期又可以分为早期研发阶段公司和晚期研发阶段公司。生物医药板块中大部分公司都处在这个阶段,属于潜力最高,风险最大。这些公司的候选药物一旦晚期临床试验结果优异,公司的股价很容易一夜翻倍。当然如果被FDA拒绝或者试验失败,股价腰斩、膝盖斩、脚踝斩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如果后续的商业化再搞得不错的话,几年之内翻个几倍也很正常。上面提到的Amarin (AMRN)和Exelixis(EXEL)都是从这类公司里跳出去的。这类公司市场有效性比较差,潜在投资的机会也是最多。


(5)垃圾药股。生物制药板块里面垃圾股很多,比如Sellas Life Sciences(SLS)和 Arca Biopharma (ABIO)这样的。垃圾股的典型特征就是旗下产品没什么前途,成立很多年也拿不出像样的产品。公司不断的稀释股权然后并股,大部分股价都在$1以下,偶尔来个死猫跳一天爆拉个20%或者30%也有可能的。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这类股票做的好也能赚到钱,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股票一定要避免。当然老师也不是专门针对SLS/ABIO,我是想说其实大部分市值低低于$50M - $100M的小药股都是垃圾。


投资建议

有了对生物医药公司分类的大概了解,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力,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买大药企不如直接买生物医药指数(IBB/XBI)。


对于没有时间精力去做个股功课的投资者来说,投资组合应该首先考虑指数型基金IBB或者XBI。指数型基金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单个个股票波动以及可能的黑天鹅事件,同时能够获取可观的收益。定投指数基金的好处很多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再重复。真要投个股大药企的话要选择明显处于上升趋势的公司(比如MRK),避开接大药企的飞刀 。


2:投资生物医药公司之前一定要判断当前股价估值是否合理以及有无安全边际的存在。


这应该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不过考虑到生物医药的风险性,这一点尤其重要。


如何对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进行估值?对于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采用DCF估值是常见的作法。对于研发阶段、每年都在烧钱的公司来说,合理的估值方式是应该基于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估计产品未来的最高收益又有两种办法。(a) 至上而下。这个办法首先研究竞争对手产品的销量,然后假设新的产品可以获取多少市场份额。(b)至下而上。首先研究市场病人规模的大小,再假设每个病人收取的治疗价格,从而估算出产品的未来收益。


有了未来产品的收益,再乘以合适的市销率,即可得到一个“大概正确”估值。对于已经上市或者被批准的产品,市销率大概在5-6之间都是比较合适。对于还处在早期的产品,可以采用更低的市销率(1-3)。有了对公司这样的一个大概估值,再考虑药物成功的概率以及药物上市所需的时间,折现便可得到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估值数字。


现有市价和你估值之间的差距,便是投资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越高,风险就相对越小。估值和安全边际只能提供一个大概模糊的区间,再配上技术分析的一些指标如支持位及阻力位等便可得到一个合理的买入价位。如果能在这个价位以下买到,出错的机会相对比较小。说了这么多废话,投资者只要牢记便宜才是硬道理就行。


3:投资研发类生物医药公司首先要考虑风险,再去考虑收益。


投资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风险有多高,来看看三期临床实验成功概率就知道了。要知道,药物从临床前到三期,还得跨过一期和二期两道鬼门关。

数据来源:Clinical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2006-2015

因此投资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当前临床实验失败,公司的价值还剩多少?投资的首要目的是要保本,所以在投资生物医药公司的时候,要优先考虑产品线比较丰富的公司。比起只有单一产品的公司,丰富的产品线会对投资者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保护。


还有研发管线在在早期(临床前/一期)的公司就不要碰了。很多IPO的公司就处在这个阶段,一看管线感觉像一个科学项目。除非你是该细分领域专家出身,否则还是去临床晚期的公司里面找机会吧。看看这种从临床一期到最后批准的成功率,是不是感觉在像买彩票?



4:投资生物医药很大程度上是事件或者催化剂驱动的。不建议去赌临床结果或者FDA批准与否,除非:个股的成本近乎为0或者有足够大的安全边际。


如何做到个股成本为0?这就要涉及到生物医药投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催化剂。如果一个股票在短期之内有重大的催化剂(公布三期临床实验结果/FDA批准与否),很多时候会进入所谓的”Run Up”模式,也就是随着离催化剂的时间越来越近,由于注意到的人越来越多,股价也会相应升值。如果投资者进入该股的时间较早,那么完全可以利用这段股价升值的时间锁定部分利润,降低个股成本,从而不用担心催化剂的结果。要注意的是Run Up Play往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Sell on news,就是消息出了之后的短期之内股价的大跌,典型的例子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MRKR。

当然每个医药股有每个医药股的特点,这种模式也并非适用在所有的医药股上面。对于生物医药投资者来说,催化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很好的免费资源就是Biopharmcatalyst网站(https://www.biopharmcatalyst.com) . 这个网站的催化剂列表,可以说涵盖了生物医药公司80%-90%的催化剂,值得投资者研究一番。个股短期之内有没有催化剂,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5:建立一个完整的检查表(Check List)。


这个检查表包括但是不仅限于以下几个问题,(a)产品针对的市场是不是够大?(b)产品的科学原理是不是合理?头号产品的来源是哪里?(c)管理层的经验如何?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如何?(d)跟竞争对手比,产品的优势在哪里?产品的临床表现如何?安全性和效用跟竞争对手相比如何?(e)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支撑到下一个阶段?(f) 产品的专利情况如何?(g) 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债务情况如何?投资者应该秉承宁可错过,不要做错的态度来衡量生物医药股的投资,优先选择能够满足自己设定标准的公司。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生物医药投资目标应该至少具备以下三个要素:(a) 当前估值具有极大的安全边际;(b)相对短期的股价催化剂;(c)能够满足预设的检查表。满足这三个要素再配上合理的仓位管理,就会为成功的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这也只是投资分析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在于投资者本身。投资者的纪律性和情绪管理能力才是能够实现投资目标最重要的保障。所谓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两者缺一不可。


投资者如何做功课?


投资者可以从公司主页提供的内容开始,研究公司在最近投资会议上做的展示/财报记录等。当然,对于管理层的话一定要打个折扣。


阅读公司提交的SEC文件也是很常见的办法,年度报告(10-K)一般会提供很详细的信息。想研究公司药品背后的机理是否科学的可以利用Google Scholar 或者大名鼎鼎的PubMed.Gov (被墙了上不了?那你还是无脑买指数基金吧)。想看一下公司专利的状况可以利用Google Patents查找一下。想看一下分析文章可以浏览美国版的雪球-Seeking Alpha。不过SA上面的文章也是良莠不齐,还需要自己分析鉴别。另外一些机构的持股名单也值得深入研究,这里推荐一些作者经常追踪的机构:

Perceptive Advisors/Baker Brothers/RA Capital/ECOR1/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BVF/

venBio Select/Orbimed/Great Point Partners.


对于投资者来说,以上资料都是英文,所以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可以说是必须的。英语不好又想炒药股怎么办?还是跟Replix锐璞团队联系吧。当然,做功课也要秉承80/20定律,也就是你花20%的时间便可以得到一个公司80%的信息。深入的基本面分析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花的时间越多不见得投资的决定成功率越高。


有人要问了,老师,你看你说的这么头头是道,做完这么多功课、花了这么多时间一定能抓到三倍五倍十倍股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不过嘛,沙里淘金也是一种乐趣/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为了吹牛逼还不行吗?


咖啡真苦,蜜糖好甜。盘每天花样新高,生物医药却被按在地板摩擦。真是咖啡不苦,药股的投资者才苦啊....

编辑于:2019/10/02 16:50 CDT